专访中信控股曾澄:“灯塔工厂”正同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工业数字发展并赋能全球的机遇广阔

日期:2023-07-12 14:09:44 / 人气:216

采访中信控股曾诚:“灯塔工厂”同时在广度和深度上发展工业数字化,赋能世界有广阔的机会。《科技创新板日报》7月11日讯(记者郭辉)在去年的WAIC上,中信集团展台以一系列丰富的实物展品、视频展示和互动体验,展示了中信集团运用AI技术推动产业变革的实践。其中,融合AI技术打造的制造业“灯塔工厂”备受外界关注。
数字技术在其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是持续的。中信控股首席数字官曾诚在财联社直播间告诉科技创新板期刊记者,今年他们在去年“灯塔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AI技术与工业场景的深度融合。
比如中信特钢的全流程可追溯的智能钢管生产线,中信余炳轩的一体化高压压铸机,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化新产品和案例,将给制造业带来巨大的技术变革和效率提升。在展台的亮点中,还有中信控股推出的全球首条全AI检测轮制造生产线等新应用。
据了解,“灯塔工厂”是世界经济论坛和麦肯锡公司自2018年开始发起的全球评选。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等技术的集成和综合应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制造业。具有一定权威性和公信力的专业奖项。
曾诚表示,中信集团自前年推出“灯塔工厂”以来,一直在“AI+工业场景”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因为我们在工艺、质量、效率、能耗、设备等方面的行业数据越来越多,数据源越来越多,我们会思考如何嵌入更多的大模型等算法优化能力,如何通过生产过程的自动闭环优化,帮助企业实现更高质效、更低能耗、更低库存。在实现真正价值的同时,也将为灯塔工厂提供一个很好的升级点。”
“除了灯塔本身的开发,我们还将灯塔的能力从一条生产线复制到更多的生产线上。”曾诚介绍,去年公司已经对外推广了灯塔的多个单项应用,并在墨西哥、摩洛哥等境内外生产线进行了复制。我们有计划和决心在世界其他地方建造一座新的灯塔工厂。
曾诚表示,在算法、计算能力、大模型方面,他们一定会牢牢抓住技术这条主线。在中信集团的推动下,大模特的开发和培训如火如荼。“我们在优化工业领域的设备时,一定会做出更多由大模型支持的成功案例。”
中信集团灯塔工厂广度的进一步升级,意味着建造者需要具备更多行业的专有技术能力。“中信的优势是我们有大量的工业场景,这些工业应用都是‘国之重器’,都是大型制造领域。”曾诚表示,他们会将这些行业能力和行业数据在场景中深度应用,形成AI+的优势。"
在今年中信集团的WAIC展台上,科技创新板日报记者关注到,其利用数字化技术覆盖了特钢生产的整个生产和流程。中信澳大利亚矿是世界领先的磁铁矿生产商,也是从中国进口的铁精矿的最大供应商,每年精矿产量超过2000万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信旗下子公司打通了磁铁矿从开采、选矿、运输、炼钢、制造、销售的全产业链,通过数字智能技术的赋能,实现了全流程的自控和数据互通,从而提升了产业链协同和整体运营效率,这也成为其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又一重要案例。
不仅是中信集团,国内的“灯塔工厂”项目也在蓬勃发展。世界经济论坛(WEF)去年的一项数据显示,从2018年到2023年1月,30个国家或地区的132家灯塔工厂入选。其中,中国有50家“灯塔工厂”,占全球总数的37.9%,居世界第一。中国的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有优势,而且涵盖了电子产品、家用电器、汽车、工业设备、消费品等多个细分行业。
曾诚表示,这充分说明中国制造业不仅体量庞大,而且智能制造水平与体量庞大相匹配。“当然,由于规模巨大,我们仍然有更多的机会在这些领域开发自己的工业智能算法,丰富和完善工业智能的应用场景和能力,甚至进一步赋能世界。”
“我认为中国的制造业有很好的基础。从大到强,我们在路上。”曾诚认为,国内制造业已经发展到世界一流水平,进一步从制造工厂转变为制造的引擎。这个事情应该是数字技术驱动的。
“现阶段,国内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显著短板:比如在制造业上游的装备制造,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核心算法上,我们正在快速追赶。我相信中国的技术和制造企业在未来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甚至把全球制造业水平带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科技创新板日报记者郭辉)”

作者:鹿鼎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鹿鼎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