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商业化,走出“射手假说”的迷雾

日期:2023-07-12 14:10:55 / 人气:54

随着过去十年开源技术的“复兴”和全面发展,开源技术与商业化的关系日益密切,成为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虽然“商业化”曾经是开源技术发展中不可逾越的障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的不断探索,如今的开源技术和商业化已经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不可偏废。
《源知源味》栏目自创办以来,一直在深度剖析开源领域的相关话题,本期也将探讨“开源与商业化”这个业界一直关注的话题。华为首席开源联络官作为栏目的发起者和主持人,邀请了PingCAP副总裁、DAOCloud道客创始人兼CEO陈启彦、Kyligence/Apache会员/Apache Kylin董事长合伙人兼首席架构师石等嘉宾,共同探讨开源技术与商业化如何相互成就。一起品好茶,聊聊开源,看看未来。
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和人性的妥协。
众所周知,开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那时候电脑软硬件成本很高,只有少数人买得起。为了让更多的人使用计算机,开源先锋们开始编写和分享计算机软件。
最著名的事件之一是自由软件运动的发起。1983年,计算机科学家理查德·斯托尔曼成立了自由软件基金会,并发起了自由软件运动。通过在社区中推广自由软件的概念,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开源运动。随着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开源软件逐渐流行起来。
那么,自由软件和开源软件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开源软件和自由软件的区别一直都有争议。“表面上大家关心的是软件是否免费,但实际上这两种软件首先解决的是整个软件行业的上游生产问题,通过开放的共识合作生产出更好的软件。商业化是下一步。”刘崧说。在上游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绝对纯粹和乌托邦式的理查德·斯托尔曼自由软件,但这种观点在人类社会很难实现。所以后来人们明白了,在商业社会里,一切生长了很久的,能和商业社会合作的东西,都要有一个妥协。刘崧将其概括为“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和人性的妥协”,它收敛于对商业化的有限妥协,也带来了一种可能性。
陈启彦认为,开源软件的核心是“自由软件”。他说,自由软件运动强调软件应该是自由的、可修改的和可共享的,这些原则促进了自由软件的发展。然而,Linux操作系统的兴起将开源软件运动推向了更深的层次。Linux系统的成功在于它解决了“软件共创”的问题,用户可以自由创作和修改软件,这是自由软件运动没有涉及的领域。
“软件共同创造”是开源软件运动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意味着用户可以参与软件开发,共同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被重新塑造,创作过程再次被改变。开源软件社区的开发者不仅仅是为了个人利益而工作,更是为了更好的推动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努力。这种生产方式的改变使得开源软件成为人类知识财富积累的最大部分。“过去10年的开源和10年前的开源完全不一样,”陈启彦说。“细微之处令人震惊,工具、法律和系统的成熟也促进了开源技术的发展。就像Git协议一样,它是奠定开源技术第二次飞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虽然开源技术已经成为IT行业的重要推动力量,但其实在早年,很多公司和组织对开源技术的态度都是不一样的。
史告诉大家,当他2006年加入IBM时,他意识到IBM实际上是一家非常保守的公司。他们对员工进行了各种培训,禁止使用授权不明的软件,使用开源软件前必须经过层层审批。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公司的利益,但也给公司的创新带来了一些阻碍。当时外面的公司已经在用开源软件了,IBM的做法让公司很难跟上时代。
当时IBM、甲骨文、微软等公司是最强烈反对开源技术的。前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甚至说“开源是软件行业的癌症”。然而,现在这些公司已经意识到开源技术的重要性,并投入到开源领域。正如任旭东所说,“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一种基础设施,它不同于自由软件,它变得更加趋同和实用”。石还补充说,现在越来越多的IT公司开始意识到,只有拥抱开源技术,才能保持竞争力和创新力,才能让自己的产品与时俱进。
开源技术已经成为IT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过去开源技术和商业化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但现在,许多商业公司已经将开源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之一。通过将开源技术集成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中,他们获得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增强竞争力等优势。这种商业模式的成功不仅让商业公司受益,也给了开源社区更多的支持和发展,增加了开源技术和商业化的可能性。
不要为了商业化而开源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开源技术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必备工具。然而,很多公司经常陷入开源商业化的泥潭,忘记了开源技术本身的初衷——那就是通过开源技术来推动软件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刘崧提出了“不要为了商业化而开源”的观点。他认为应该区分开源和商业化,建立明确的规则和概念。开源技术处于软件的上游,其主要目标是关注软件的功能性、迭代速度和社区参与度,以保持领先于同行。在下游商业化阶段,要考虑如何更好的服务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
开源技术和商业化之间有明显的关系,但是我们需要注意不要混淆它们。最好的模式是:在开源技术领域,有一群人专门研究如何用开源模式做出最好的软件,而在商业化领域,有另一群人专门研究如何利用分发和云服务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这两个群体虽然相对分离,但也应该有密切的交流与合作,才能更好地融合开源技术和商业化。
开源技术和商业玩法远不止这些。陈启彦分享了另一种玩法模式:公司的目标是通过开源技术和商业产品的结合,成为世界生产力的一部分。
陈启彦解释道:“我们做的开源不是简单的贡献代码,而是要求我们的工程师成为开源社区的领导者,通过领导层吸引更多的生产力加入我们,成为我们的追随者。”这样做的核心是为了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在软件行业,优秀的工程师可以做90%的工作,而获得这些工程师的方式通常是把他们变成自己的员工。但是,通过在开源社区中贡献高质量的代码,我们吸引了更多的生产力来加入我们,并让它为我们做出贡献。”陈启彦说。
所以道云“只要有宝贝,就尽量捐。”因为一旦接受了贡献,就可以获得10倍甚至20倍的劳动力。即使DAOCloud今天请不起Linux内核的维护者,但是Linux内核这边还有人在帮它优化软件,正是因为他们的贡献得到了认可,这其实也是商业模式的一部分。此外,陈启彦还强调了开源社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跨越鸿沟的过程中。他指出,开源社区可以使公司跨越鸿沟,在短时间内取得商业成功。
开源技术为开发者和企业提供了许多优势和机会。然而,保持开源社区和商业客户之间的平衡也很重要。石表示,很多开源社区的主要参与者是工程师,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而商业客户可能是一些关键领域的机构,如金融和电信。这些客户和他们的需求通常不同于开源社区中的用户。过去,他们试图一起推广这两个版本,但最终他们发现这很难,也没有必要。
根据Apache社区的经验,让它知道如何创建一个多元协作的社区,以避免一家公司在这个项目中垄断/控制它。所以目前Kyligence可能只保留核心能力,在不同能力上做拓展点。这样,开源项目可以更好地满足商业客户的需求,同时保持社区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商业客户往往更注重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对开源项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同时,社区也需要尊重商业客户的隐私和数据安全,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务。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需要聚焦不同的核心,开源是否是主要策略也需要考虑和调整。”Kyligence也经历了从“开源第一”到“客户需求第一”的转变。石表示,公司需要不断关注客户的需求,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满足客户的需求,实现长远发展。如今,开源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成为许多公司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创新的重要工具。“对于价值客户来说,开源技术只是实现商业目标的手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使用。”任旭东总结道。
只有学会更高维度的思考,才能看到更大的商业空间。
如今国内的开源项目逐渐走向成熟,开源的商业化也在逐渐加速。然而,开源软件和商业化之间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尤其是当商业模式与开源价值观发生冲突时。任旭东指出,开源软件的商业化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他认为商业设计难度更大,需要跳出自己的小逻辑,看到更多的商业空间和商业逻辑。
任旭东用《三体》中提到的射手假说来解释“在上升维度中思考”的想法。当你的商业视角或商业设计能力停留在二维平面时,你看到的商业世界和商业理论也只是停留在二维世界,这时你就需要“上升维度的思考”,才能孕育出更出彩的商业设计。因此,开源软件的商业化不仅需要考虑技术和代码,还需要考虑商业模式、人力资本、客户获取和转化。只有跳出个人的小逻辑,才能看到更多的商业空间和商业逻辑。
“射手假说”:有一个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想象有一个二维智能生物生活在这个目标的平面上。他们当中的科学家在观察了自己的宇宙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中每隔十厘米,必有一个洞。”他们把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机行为当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三体》
“开源软件的形式对于商业化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刘崧补充道。开源软件的开放性使其更容易使用和推广,但商业化的难点在于如何利用开源软件的开放性和流量优势实现商业价值。所以这把“双刃剑”玩起来难度很大。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开源软件的流量商业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商业模式。通过开源软件,企业可以节省昂贵的软件授权费用,通过用户流量和点击数据实现商业变现。然而,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开源软件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发展。刘崧指出,开源社区和商业公司之间的合作与博弈也是开源软件商业化成功的关键。开源3.0目前的趋势是开源创业公司和Cloudy的结合,需要开源社区和商业公司之间的协作和创新,实现开源软件的商业化和价值最大化。
尤其是今年大AI模式再次流行之后,开源技术的商业化之路更有想象空间。随着ChatGPT的出现,开源技术在科技领域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开源技术为大模型AIGC提供了路径,也为基础设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然而,AIGC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大规模模型的训练和部署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和存储资源,AIGC技术的普及需要更多的人去了解和掌握。因此,如何优化AIGC的部署和运行效率成为开源技术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教育培训领域也承担了重要的责任。
陈启彦表示,开源技术和AIGC的发展将改变软件的本质,使软件形态发生巨大变化。以前软件背后是硅基智能,软件是碳基智能操作的。然而,随着AIGC生产力的爆发,软件形式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未来,它可能是硅基智能背后和操作的软件。对于那些没能及时跟上这波“潮流”的企业来说,将会失去大量的市场机会。因此,及时掌握这些技术的发展趋势非常重要。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开源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开源和商业化的关系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期源知源味,开源技术领域的专家分享了很多关于开源和商业化的观点和经验。他们认同开源最终是为了做出最好的产品,商业化最终会落在未来的人口和服务模式上。
同时,在新AIGC的加持下,开源形式也会有新的变化,商业化也是考验开源价值的重要手段。更重要的是,开源和商业是相互关联的,谁也不是谁的终点。只有将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促进数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鹿鼎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鹿鼎娱乐 版权所有